热点新闻
学术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快讯>>正文
蒋永穆,李明星|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2024-06-09 23:12  

蒋永穆,李明星|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作者简介:蒋永穆,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明星,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逻辑机理、潜在风险及实现路径研究”(编号:23AKS014)的成果。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总结提炼,也是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导。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繁荣农村经济、巩固生态底座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文章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就如何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进行一系列思考与探索。研究认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源于生产力发展之应然、始于农业科技进步之实然、丰于农业农村现代化之必然,其根本内涵是生产力内核在农业这一既定场景中,以“新”“质”相结合的现实表达,并体现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主要特征;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关键在于要素整合、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等环节,即加快推动农业资源要素的新质化整合、农业科学技术的新质化创新和农业结构的新质化转型。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农业新质生产力;政治经济学;底层逻辑

农业作为经济社会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其生产力发展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尤其对于更好保障粮食安全、繁荣农村经济、巩固生态底座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重要的一环。鉴于此,对农业新质生产力进行系统研究极具理论和实践价值,尤其是要立足政治经济学理论架构,对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进行分析和谋划。

一、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底层逻辑

新质生产力并非先验和超验的抽象产物,而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共产党发展生产力的历史探索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要求三者相互作用的综合产物。映射到农业新质生产力来说,则可将其归结为源于生产力发展之应然、始于农业科技进步之实然,最终将丰于农业农村现代化之必然。

(一)农业新质生产力源于生产力发展之应然

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本观点看,生产力发展要经过“孕育—诞生—成长—成熟—蜕变”五个环节,其根本动力源于新旧生产力的矛盾演变,而这种矛盾演变又可具体对应到环境、动力和目标等方面,因此,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也就应然地源于生产力发展外部环境变化、动力转变和目标进阶。

就生产力发展外部环境变化而言,对比人类文明的千年跨越不难发现,以生产力水平作为向度的人类社会在经历了石器时代、传统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的接续演变之后,开始步入信息时代,经济社会与生产力发展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在工业时代以前,生产是建立在以人、畜力为核心的纯粹的自然环境之上。从工业时代之初到信息时代伊始,人的智慧得以显著表达,工业制造形成强大推力,生产开始进入对自然环境的基础性改造之中。而信息时代以来,人的智慧与工业技术的再次升华将生产推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并开始进入对自然创新性改造的环境。农业作为一项最基础最根本的生产形态,在生产环境的影响下,也自然会发生与之相适的“新质”演变。

就生产力发展动力转变而言,结合“新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看,工业时代以来,土地私有制让农业生产力实现了历史性发展,但又面临与社会化生产的现实矛盾,最终催生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但紧接着,农业商品化与生产技术现代化持续深入,使所有制结构社会化、分配方式知识化和多元化、交换方式网络化和数字化等倾向日益明显,社会主要矛盾再次发生转变,传统以农产品生产为动力的生产力发展,开始转变为以农业多功能供给为动力。这种动力转变必然赋予农业生产力更多内涵,也必然促使农业生产力实践模式的创新。因此,从这个逻辑看,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转变自然就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原因。

就生产力发展目标进阶而言,生产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因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衍生出不同的发展目标,这种目标指向伴随着生产力的高阶演化而不断调整升级。从党领导下的中国百年农业现代化演进看,从建党初期到社会主义改造,再到改革开放初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为了尽快恢复生产、解决温饱,并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体现出明显的“效率优先”特征。而进入21世纪之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农业商品经济持续走向纵深,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和粮食国际贸易等成为新的关切,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旨在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农业强国建设提供支撑,体现出明显的质效兼顾特征。此时,传统生产力发展理念难以接续,而与新要素、新理念和新模式相融合的农业新质生产力便成为对目标进阶的现实回应。

(二)农业新质生产力始于农业科技进步之实然

生产力发展不仅需要理论指导,还要有实践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最深刻的论证,尤其是具有现实意义并得到实践转化的科学技术,更是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实践基础。而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也正是基于农业科技进步,尤其是农业科技成果的积累、科技人才的成长和科技服务的完善等。

就农业科技成果的长期积累而言,科技成果作用于生产发展的重要前提是积累,以量变推动质变的客观规律为遵循,从最初的一个简单设想,到最早的个体验证,再到长期的大量实践扬弃,最终才获得一般性的总结和实际运用。无论是从石器农具到铁器应用、从自然筛选到基因干预、从人工种养到机器控制,农业科技亦是如此。而21世纪以来,农业科技成果爆发式呈现,机器学习、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及合成生物学等前沿科技引领种业进入智能设计育种时代,区块链、物联网等已能够进行精准的农业信息感知、科学量化决策、农业机械设备智能控制等,这无不预示着新一轮农业科技成果量变奇点的到来。从这个层面看,农业科技成果的长期积累,已经奠定了激发生产力要素时代性变革的基础,以农业科技转化作为基本过程的农业生产力“新质”演变也就成为顺应客观规律的实然。

就农业科技人才的持续成长而言,无论科技成果的积累还是应用,都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支撑,这是生产力发展客观实际必然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自然法则所决定的。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表达就包括新的生产、管理和经营条件,以及对新要素的开发利用,并首先体现出创新特征,就这个层面而言,农业科技人才及其脑力支撑显得尤为关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从业人员达7.23万人,农业类院士达99名,农业科技人才占比逐年增长,就总量和发展趋势看已经初步适应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所需。

就农业科技服务的更加完善而言,农业科技活动也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包括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各行业、部门、组织等,旨在通过农业新科技的研发、培训、咨询和推广等活动,确保农业科技成果得到更好地实践转化。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支持下,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生深刻变革,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并逐步构建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业科技服务格局,加之国家政策助力,农业科技服务也呈现更为专业、精密的新面貌。日趋完善的科技服务为推动传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平台和空间。

(三)农业新质生产力丰于农业农村现代化之必然

新质生产力与一般生产力有所不同,其旨在实现人提升对自然的调整和控制能力,不仅要延续之前生产力的进步方向,而且要构建一种全新生产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变是有条件的。就农业新质生产力而言,需要在战略架构、场域设计和发展跃变上进行长远的系统性谋划。而事实上,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继承与创新,已经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必然引导。

首先,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战略架构。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将其作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以及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求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全方位包含了农业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农业生产力要素,聚焦了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主要矛盾,立足于一般生产力发展的基本逻辑。但同时,还要求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即对生产力发展作出了“质”的界定,这是最明显的与一般逻辑的区分;换言之,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仅停留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还需要有更高质量的发展。只有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才能达到这一目标,以此构建起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架构。

其次,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优质场域。对于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一决策部署实现了多重超越,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化、路径化,强调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协同化、提质化,不仅赋予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新质”内涵,更重要的是从战略战术协同一致的角度,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包括空间及产业在内的多重维度的实践场域。

最后,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跃变契机。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是农业现代化加农村现代化,而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耦合共生、融合互补、协调互动。这就要求在传统农业现代化发展逻辑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索面向农村现代化的创新实践,关键是要处理好除农业生产之外的土地制度、经营制度、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等生产关系。换言之,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一种更新的生产力,来决定更加复杂的、现代化的农村生产关系的构建与巩固。从这个层面而言,农业农村现代化实际上也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了目标要求,这种目标要求事实上也是农业生产力不断发生跃变的重要契机。

二、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与主要特征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内涵进行了概括:“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可见,新质生产力是关键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主导下的生产力跃迁,构成生产力的实体性和渗透性要素均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表现在结果、要素及其组合、产业形态、保障等方面。而对农业新质生产力核心内涵和主要特征的理解要以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为基础。

(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核仍然是生产力,是生产力在农业这个既定场景的“新质”表达。围绕这一逻辑,可以形成一个基本的“内核—场景—表达”认知框架。

生产力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核。生产力概念在经历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运用后,被马克思批判吸收,形成了“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的界定,并就“具体生产力”和“一般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资本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等概念作出区分,还进一步将其与生产关系结合起来,在阐释二者不可割裂的作用与反作用基础上,最终形成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生产力理论。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以农业为场景。简单界定,农业是指利用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获得产品的产业。但事实上,农业不仅包括这种基于结果的界定,还包括劳动对象、生产过程、资源要素、行业部门等内涵。今天的农业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基于传统农业生产行为的多元化、集成式社会性概念,而最具体的体现就是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数字农业等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持续衍生。但同时也要注意,今天的农业仍然有一定边界,即与农业生产的过程相关。之所以要对其进行厘定,主要是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对农业新质生产力场景的划分。换言之,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在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要素、行业、部门等产业链环节中得以体现的,如新的农业生产工具、新的农业技术运用、新的农业市场服务主体等,都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构成因子。

农业新质生产力要突出“新质”表达。仅仅就字面来看,“新质”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新”是基于比较维度,即与历史的、传统的相比较而体现出来的一种现实性表达;“质”是基于内容维度,与思想性、理念性所区别的一种客观实在。具体来说,新质生产力的“新”应包括新要素、新技术、新产业等,“质”应表现为高质量、多质性、双质效等,而“新”与“质”的结合则形成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包括数字生产力、协作生产力、绿色生产力、蓝色生产力和开放生产力。再结合农业来看,农业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停留在农业生产力或者农业新生产力的层面,而是聚焦实际的生产力物质条件支撑,包括现代化的资源要素和技术,是经过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化、实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升的生产力。换言之,农业新质生产力应表达为农业生产中新的生产条件、管理条件、经营条件等,既有新要素的增加,也包括对传统要素进行新的开发与利用。

(二)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

基于新质生产力的特征体现在如技术及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和集约化,或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要素配置优、环境友好,抑或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效低耗和环境可持续、高品质生活和社会服务均等化、数字赋能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我们认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应具备以创新为统领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尤其凸显在与新发展理念的高度契合上,即具象化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等特征。

1.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彰显创新的先进生产力。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首要特征,也是新质生产力的“统领轴心”。关于这一点,有学者将其概括为核心动力、生产依托和目标旨意三重维度之“新”,主要包含“高素质”劳动者、“新介质”劳动资料和“新料质”劳动对象等要素。就此而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特征也必然体现在这些方面:新的农业生产主体,即能够实现从传统农业劳动经验承袭向现代农业劳动实践主导快速转变的农业劳动者,如现代职业农民;新的农业生产资料,即能够更高效率汇集并转变自然力的现代农业生产工具及作业模式,如现代农机和数字农业技术;新的农业劳动对象,即能够更好满足人类社会发展需求的农产品及服务产出的载体,如基因工程改良作物等。

2.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彰显协调的先进生产力。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因此,新质生产力应当具备更强的协调性,这也是潜在的新质生产力和现实的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区分。而社会主义生产力通过对物质生产力、人类自身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等的协调,逐渐形成将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转入以生产力内涵发展为主的崭新轨道的合动力。据此而言,农业新质生产力也必然体现出协调性,具体体现在:一方面是自身发展的协调,即生产力要素、技术和产业三大系统的协同发展,铺就要素、科技和产业耦合演进的路线;另一方面是辐射带动的协调,即以自身协调带动发展的多维平衡,如以增强供给适配消费需求、以数字技术赋能产业转型、以大数据等智慧手段实现要素优化配置等。

3.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彰显绿色的先进生产力。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人与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且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是统一的,离开自然,生产力无论在静态的结构上还是在动态的过程上都是无法想象的,而根本的应对策略就是通过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统一,对以往生产力进行克服与保留,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产力。因此,农业新质生产力更应体现出绿色特征,强调运用绿色低碳技术转生态资源为生产要素、化生态优势为生产优势,包括:农业生产要素的绿色性,即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原生资料是节约的,不过度开发掠夺自然资源,如节约用水、合理用地等;农业生产过程的绿色性,即农业生产全过程是环保的,不带来污染破坏,如控制排污和发展循环农业等;农产品供给的绿色性,即农产品及服务是安全的,与环境和谐共处,如有机农业和观光农业等。

4.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彰显开放的先进生产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力表现出形成范围国际化、构成要素系统化、发展机制市场化等特征。同时,对外开放也成为现代生产方式的基础,故其本身也成为一种补充性的生产力。这便是新质生产力的一种新生特征,即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力量为依托,以国际多元联通市场的优势力量为辅助,通过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能,并以国内高质量发展带动全球生产力的新质飞跃,不断增强世界经济发展的活跃性和安全性。就农业新质生产力来看,这种开放性特征应包括:要素的开放性,不是仅局限于国内,而是善于开发应用国外农业生产资源要素,如引进先进农业技术、生产资料及人才;形式的开放性,善于创新借鉴多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如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实践的开放性,充分发挥国际市场作用,对国内农产品生产供给形成补充,如跨国大宗农产品贸易等。

5.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彰显共享的先进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指向就是物质的极大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既需要外部环境提供支撑,更依赖于具有群体共识的劳动者主体积极释放体能和智能。而从人的动机与行为相一致的自然逻辑来看,必须确保劳动主体公平共享发展成果。毋庸置疑,新质生产力必然承袭这一价值旨归,这是其生产力内核所决定的。不仅如此,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更注重契合劳动主体的微观感受,故能确保其享有更多获得感。就农业新质生产力而言,这也构成其特征之一,尤其体现为:信息的共享,确保农业相关信息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交互利用,如农业大数据;成果的共享,确保农业生产及服务能更好地契合不同群体需求,如融合型农业产业;价值的共享,实现社会多元价值的嵌入,如传承农业文化、乡风民俗等。

三、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尽管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具备理论的应然、实践的实然和时代的必然,但由于环境及条件的或然性,也使其发展效率与质量不可避免地面临不确定性,故如何科学谋划一条可持续的实践路径就显得尤其重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理论界也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观点,例如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尤其要处理好破与立、量与质及内与外这三组重要关系,并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生产优势等来实现。这些都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益参考。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同样应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去实现,而根本着力点则应放在要素整合、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等关键性环节。

(一)加快农业资源要素的新质化整合

生产力及其发展始终要建立在资源要素基础之上,即一切与生产相关的自然资源和经过改造后的要素条件。农业的资源要素依赖更为明显,因此,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注重对传统资源要素的保护,更要着力对新质资源要素的开发,并不断强化要素的新质化整合。

1.立足对传统资源要素的充分保护。水土是农业生产最基础最传统的资源要素。受特殊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影响,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初,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受到工业“三废”污染严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超1000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耕地资源维持在18亿亩左右的紧平衡状态,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70%,且水资源浪费明显,灌溉用水的实际有效利用率不到50%,农业水土资源面临总量和结构约束。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状况得到改善,耕地质量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程度均有明显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农业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但我国传统农业生产资源要素基础仍然薄弱,必须实施更强的节约利用与保护,尤其注重对耕地的总量保护及质量提升,着力打造高标准农田,推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修复,强化名优特农产品种源保护,持续扩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大力建设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努力维持生物多样性。

2.聚焦对新质资源要素的创新开发。进入21世纪以来,以数据和信息等为核心的现代生产要素及其应用持续深化,加快推动生产力的提升转变,要深刻认识数据和信息等新质生产要素赋能现代农业发展的独特价值,着力对农业农村领域数据信息要素的积累、提质和开发,重点构建包括农业环境与资源、农业生产、农业市场和农业管理等囊括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大数据信息要素系统。对农业环境与资源而言,要构建包括土地信息和环境信息等在内的数据库,如土地位置、地块面积、海拔、气象条件、土壤水分、温湿度等数据信息;对农业生产而言,要构建包括动植物生物特征和生产规律等在内的数据库,如遗传基因、作物及畜禽原种、作物长势、病虫害等数据信息;对农业市场而言,要构建包括农产品供需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在内的数据库,如农产品价格、品类、供需、偏好和品牌等数据信息;对农业管理而言,要构建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过程管理等在内的数据库,如生产规模、投入成本、产出效益、劳动生产率等数据信息。

3.面向对不同资源要素的有机融合。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囊括更多新要素,更重要的是通过要素的协同与融合,实现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全要素生产率,而形成融合的纽带又关键在于人才、平台和场景,人才为要素融合提供智力支撑,平台为要素融合提供载体支撑,场景为要素融合提供实践机会。因此,要通过构建人才体系、平台体系和场景体系,促进不同要素的有机融合。在人才方面,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科技人才,增强高质量农业劳动力供给,引导现代高科技人才向“三农”领域汇聚成势。在平台方面,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农村数字化生产管理软件体系,积极推广数字终端。在场景领域,要加快现代数字技术在农作物及畜禽基因及育种、水肥一体化、多媒体远程监管、病害虫情测报、土壤墒情分析和农业气象监测,以及农村政务服务、产品销售、民主管理、生态监测等方面的运用。

(二)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新质化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因此,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新质化创新,包括对原始创新的持续挖掘、不同领域的技术融合,以及农业科技创新的共建共享。

1.以原始创新为先决。科技原始创新是以颠覆性技术、革命性技术为指向的根本性创新,是科技创新体系的根本底座,决定了科技创新的质态。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历史性成果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许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农业科研体系,一些国家农业科研成果对农业现代化的贡献率甚至高达80%以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过漫长的工业化探索和科技攻关实践,科技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迈入世界第一方阵。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和统筹布局下,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不断突破,科技支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但同时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不足和贡献率低的原生性短板仍然存在。因此,应继续牢牢抓住科技创新主线,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重点聚焦农业信息化、数字化主攻方向,持续深化数字、生态和生物技术的创新,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攻关投入,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加快形成一批具有战略影响力、战术执行力的农业前沿科技成果,聚力发挥农业科学技术新质化创新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

2.以交叉融合为动力。科技创新是一个体系化的工作,包括理论构建、研发设计、成果实践和应用推广等环节。各环节需要互为依托,才能形成产学研用的良性循环,故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农业科技领域,我国产学研用一体化交叉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体现为主体创新能力不足,适应企业需要的实用型技术成果依然相对匮乏,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程度低,尤其是新增科技成果得到应用的比例很低,同时缺乏创新服务平台。因此,应继续深挖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的潜能。在“学”的环节,要加大农业科研院校人才培养投入力度,扩大交叉性、融合性人才培养规模,提升人才质量;在“研”的环节,要进一步优化技术研发路线图,既要坚持前沿性突破,又要坚持实用性跟进;在“用”的环节,要着力成果转化,根据我国农业发展实际,强化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运用;在“产”的环节,要同步优化技术创新产业化体系,做好市场推广应用的协同服务。

3.以合作共享为支撑。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技术的全球化发展,尤其是在当前趋势下,科技攻关进入更多的无人区,颠覆性技术的突破需要全人类通力合作,且技术应用的辐射面也越来越大。但同时,在地缘政治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下,科技创新合作又面临诸多壁垒,并导致研发过程中出现重复性投入和技术封锁等恶性竞争问题。因此,对农业科技创新而言,应在坚持“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的辩证关系前提下,更加坚定合作共享的发展理念。一方面,要坚定地“走出去”,善于将我国已有农业科技成果贡献给国际社会,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技术帮助,同时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转化实现扩面增效;另一方面,要坚定地“引进来”,尤其是要积极引进国外现代化农业机械、农业生物工程等方面的人才与技术成果。此外,要坚定地保护起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理念,积极适应国际市场在技术合作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规则制度,以确保更好地开展农业科学技术与人才的国际交流互动。

(三)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新质化转型

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形式,资源要素和科技创新只有在产业中才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农业产业的发展,通过传统产业提质、新兴产业培育和产业制度优化等手段,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新质化转型。

1.以提质传统产业为基础。所谓传统农业产业主要是指高资源消耗、高污染、高投入和低收益的传统种养业及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这些产业存在对传统资源要素及传统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一定对立,但同时这些产业还在继续发挥保障供给和带动经济等重要功能。因此,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新质化转型的过程中,应着力对这类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提质。一方面,对于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大量使用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的传统农业产业,应在尽量控制影响力的前提下坚决淘汰;另一方面,对于技术及发展模式较为落后,但短期内仍然担负重要生产发展功能的产业,应加以限制,禁止扩大产业规模,积极推进其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的转型,如进行资源利用的循环化改造、技术应用的数字化改造等。

2.以丰盈新兴产业为关键。所谓新兴农业产业主要是指资源消耗较低,符合绿色、生态、创新等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产业。这些产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态资源总量约束和环境保护要求,同时能够更好地利用生产要素,实现高质量的产品及服务供给,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产业载体。因此,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新质化转型过程中,应着力丰富和发展这类产业。其中最具代表性和潜力的产业包括:数字农业,如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智慧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农业信息服务业等;绿色农业,如绿色种养、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有机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物质循环、耕地保护、土壤修复、作物营养管理等服务业等;蓝色农业,如在近岸浅海海域、潮间带及潮上带室内外水池水槽内开展的虾、贝、藻、鱼类的养殖业;生物农业,如生物育种、生物农药制造、生物肥料制造、生物兽药及疫苗制造,以及生物农业相关服务等。

3.以优化产业制度为保障。产业发展必然要与一定的制度体系相适配,尤其是要素配置、市场营运等方面的规则体系。但目前,我国农业农村领域还面临诸多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契合度还不够。因此,要继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尤其是要聚焦农业要素配置体制改革、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等关键任务,进一步巩固农村集体所有制基础,确保统分双层经营体制的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攻关举国体制优势。同时,要着力强化市场与政府的协同保障,尤其是要运用市场规律,化解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信息壁垒、价格失灵及生产要素流动不畅等问题,充分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在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培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提质农业社会化服务、强化农村公共服务配套、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主动作为、积极作为、创新作为。 

(本文原载于《经济纵横》2024年第5期,编发时有删减)

转自“经济纵横编辑部”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西北地区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