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学术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快讯>>正文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2024-05-27 18:10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产权权能,将经营性资产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即“集体成员利用集体所有的资源要素,通过合作与联合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综上,全方位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什么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新型集体经济是指在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按照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现代产权制度要求,集体成员利用集体所有的资源要素,通过民主管理、合作经营、科学分配,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组织形态。其本质仍是农村集体经济,坚持农村集体土地等资源资产成员集体所有,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的。之所以强调“新型”,是因为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了集体产权,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要求,探索了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新”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集体产权清晰。传统农村集体经济实行“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资产所有权主体不明晰,集体家底不清,农民难以有效行使主体权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摸清了集体家底,集体资产的所有权被确权到不同层级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成员,并依法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行使所有权,每个成员按持有集体资产份额享受集体收益。二是成员身份明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发展集体经济的有效载体。过去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时,“人人有、人人无份”,成员身份模糊,与集体利益关系松散。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认标准严格、程序规范,广大农民群众与集体经济的关联更具体、更明确、更直接,实现了“人人有份、人人有”,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关心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内部治理健全。过去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缺少民主管理机制,集体资产使用和处置由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部分村集体经济成为“干部经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引入现代企业制度,成立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组织架构完善,决策机制和管理方式更加科学,一些有条件的村聘请职业经理人专业化打理集体经济。通过构建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治理体系,体现了全体成员意志,增强了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四是经营方式多元。过去发展集体经济主要依靠自我积累、独立经营,产业层次较低,聚焦一产二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盘活农村资源要素,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协同发展,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探索出领创办合作社、建立全资企业、开展股份合作、跨村抱团发展等模式,逐步构建起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多模式推进的集体经济发展新形式。五是收益分配科学。过去集体收益主要用于村级行政开支和公共福利支出,农民直接分享经济收益不多且分配不透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行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对外坚持村集体与各类市场主体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和收益共享机制,对内统筹分配与积累、兼顾集体福利与成员增收,集体收入优先用于公益事业、集体福利和扶贫济困,可分配收益按成员持有的集体经营性资产份额(股份)分红,既保护集体和成员的合法权益,又能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为什么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农村居民的生计,提高农村经济效益,促进农村振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参与农业生产、农村工业、农村电商、农村旅游等多个领域的经济活动,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同时,它还有助于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村社区建设。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增强农村集体行动能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以后,能为村级组织解决“有钱干事”的问题,进而提高村级组织的集体行动能力和为民服务能力。二是激励农村干部担当作为当前,由于村级事务增多、工作队进驻等多方面原因,村级组织正经历新一轮“官僚化、形式化”过程,而村组干部的待遇提升速度是滞后于其工作负荷增加速度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后,可有效提升村干部工作收入,提振工作热情,进而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去。三是带动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可通过农民入股分红、提供就业机会等途径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但这与村集体经济的具体组织形式有关。如为农户集体筹资建设的门面、厂房,则参与的农户均可获益;如为下拨专项资金,则可能主要用于村级公共服务。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村集体经济的形式和模式多种多样,具体的形式和模式会受到地区、资源、发展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村集体经济形式和模式:

(一)盘活资源资产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面盘活可利用的闲置和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学校、闲置房屋、仓库、机器设备等资产 ,或整合盘活荒山、荒滩、撂荒地、闲置宅基地等村级资源 ,通过承包、租赁、投资入股等方式参与经营 ,实现资产资本化、资源收益化。

(二)提供社会化服务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农村劳动力缺乏、单家独户分散经营不足而提出的,能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 织具有提供生产性、经营性、公益性服务的“统”的功能,通过为分散农户或专业大户提供各种服务,获得集体经济组织服务收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多种形式的经营服务实体为农户提供生产性服务、适度规模经营以及公益性服务等。

(三)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要素重组、价值深挖、产业联体,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三产深度融合。

(四)劳务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指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劳动力转移服务,组建村级劳务服务公司 ,依托特有区位优势发展面向城市、二三产业的物业管理、园林绿化、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经济,吸引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实现“集体经济+劳务经济”的资源开发利用 ,有效优化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 ,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五)跨村组联合抱团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指打破传统集体经济单村发展模式,以股权为纽带建立多村抱团的集体经济区域联合体,通过村村合作、村组合作的方式构建集体经济联合社,或通过突破本村范围发展飞地经济,形成 “强强联合”“弱弱抱团”或“强弱互补”等模式,让分散于不同村集体的各种资源实现有效整合,使相同或不同类型的资源通过多村合作实现数量扩增或组合度优化,达到“1+1>2”的协同效应。

(六)承接外来要素参与发展模式。这类模式在现实发展中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村企、村资、村社”等形式,属于外来资本介入村集体发展的类型,主要是指村集体通过探索集体联营、资源联动、企业联带等发展模式,以集体、农户土地经营权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组建合作组织,采取共同出资、资源入股、技术合作等多种合作方式,引导村集体与农业龙头企业、外来资本等开展合作,实现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延伸和扩张。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策

(一)加强政策支持,促进松绑放活

1.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立法。明确党组织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中统一领导,通过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构建与市场经济开放性相适应的新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稳步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两委”的政经分离,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法律保障。

2. 建立依托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的机制。鼓励通过“以租代征”的方式,既满足城市新增建设用地需求,也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享新型城市化发展成果,还能大大降低城市化成本。扩大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范围,在农村宅基地集约利用过程中,保留一定比例建设用地用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产业。

3. 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在享受其他市场经营主体的同等税收优惠基础上,适度减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分红中所需要缴纳的税费,取消成员分红的个人所得税。

(二)加强自身建设,实现提质增效

1. 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枢纽型市场主体。探索通过股份合作等方式,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伙人”合作运营模式,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打造成为国有资本、工商资本、先进技术、高端人才进入农村的纽带,推动城市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充分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2. 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系。借鉴推广北京市海淀区经验,参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成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专门机构,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对村集体不良资产进行清理,逐步解决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债务问题,保障农村集体经济高效透明规范运营。

3. 实施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可持续发展帮扶重点工程。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低于10万元的村,开展国有企业与集体经济薄弱村结对帮扶行动。通过村企股份合作、抱团发展、跨村联营等多种方式,帮助集体经济薄弱村培育主导产业、对接市场、建立现代经营管理制度、提高经营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竞争能力

1. 鼓励大学毕业生等各类人才返乡入乡支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在集体经济薄弱村设立“经济专员”岗位,参照社会工作者进行管理。探索将“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一定年限以上”作为国家公务人员优先录用的条件。

2. 实施农村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培育重点工程。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农村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职业教育,建立健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与新型农村集体发展课程体系,加快培育农村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队伍。制定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职称评定制度,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职业化。

转自“中农富通”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西北地区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